技术分享
为医院配送医疗物资、给阻隔酒店里的客人递送食物、在公共场所主动测温和消杀……疫情期间,各范畴对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敏捷推动。这波需求是时间短的十分之需,仍是智能机器人行业展开的新节点?
消毒、配送、测温……机器人纷繁上岗
智能机器人有用代替人作业业,减少了疫情期间许多作业岗位的感染危险。
疫情期间,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。武汉、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使用机器人展开消毒。这些消毒机器人能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,补偿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、紫外线消毒等方式的不足。消毒机器人还能针对患者、医护的高频活动区域重点消毒。
由合肥哈工库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消杀机器人,还能主动检测人员体温。公司创始人周洋洋表明,“这款机器人已使用在武汉、西安、合肥等地。”
为患者送药、送餐,在许多当地也成为机器人的“作业”。这些机器人能够主动开门、关门、搭乘电梯,医护人员将药品放入舱内后,机器人就会依照输入的病房号和床号将药品送到病人手中,最大程度下降医护人员的感染危险。此外,还有一部分机器人背负了“宣扬大使”的人物,24小时不间断在医院大厅、公共服务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宣扬。
除了在敏感环境的使用,机器人也开端服务于更大规划的城市抗疫。在苏州市相城区,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消毒,均匀1小时能够消杀4万平方米以上。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,来自无人车初创企业新石器的无人消毒车每日守时进行全路面消毒,一起还能对不戴口罩、人员集聚等行为提出警示。
针对规划广、人员多、作业量大、造访易致交叉感染等社区排查难题,科大讯飞研发了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,1分钟可一起拨打900个电话,对居民进行排查、通知与回访。“短短两个月内,已在全国30个省市区域使用,合计随访超3700万人次。”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说。
一直以来物流企业备受重视的“无人送货战略”,也在疫情期间提速实施。京东、美团等纷繁推出物流机器人。京东在武汉启用智能配送车,据称,作业量已占必定点医院医疗物资配送作业的70%。
“顾客下单后,美团智能配送调度体系会把订单指派给无人配送车,无人车在买菜站点取货后,主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的无触摸配送点,全流程隔绝人与人的触摸。”美团无人车配送中心产品总监李达说,这两个月无人配送车作业量明显增加,目前已有30余辆在调配运行。
疫情防控加速机器人使用场景落地
业内人士以为,疫情期间服务机器人能快速“上岗”,得益于行业原有技能堆集,一起在必定程度上拓展、加深了既有的使用场景。
《中国机器人工业展开报告2019》显现,机器人全球整体商场规划持续增长,服务机器人迎来展开黄金期。其间,2019年全球机器人商场规划将达294亿多美元,其间服务机器人规划为94.6亿美元。中国服务机器人商场估计达22亿美元,占约23%的商场份额。
无论是配送机器人所需求的主动驾驶技能,仍是电话机器人所依靠的智能语音辨认技能,都在近几年得到敏捷展开。深圳普渡科技CEO张涛说,“以主动驾驶技能为例,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近些年在不断增多,其间低速主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更快。”
疫情发生后,普渡科技面向全国100多个医院和阻隔点敏捷推出智能配送机器人。之前普渡已经在低速主动驾驶范畴有所堆集,特别是对餐饮场景下的配送机器人已有所布局。
此前,多家物流公司已加码展开无人配送,但更多是在试商用阶段。疫情期间无触摸配送需求,极大推动了这一技能的商用进程。
除了与疫情直接相关的范畴,智能机器人在一些关联范畴的推动也令人瞩目。
以儿童教育、陪护类机器人为例,受学校停课影响,居家教育需求快速攀升。科大讯飞根据对讯飞云渠道上超过75万人工智能使用跟踪统计发现,疫情发生后,教育学习类使用较去年同期使用量增长达226%。儿童陪护机器人阿尔法蛋的品牌数据显现,疫情以来,后台数据调用量比往常增长10%以上。
疫情之后会否持续增长?
根据工信部2017年12月发布的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工业展开三年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》,到2020年,我国方案完成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及使用。
张涛说,服务机器人在疫情中的表现获得了商场认可,人们对服务机器人的承受度与了解度进一步提高,商场需求量将不断上升。如在餐厅和写字楼等场景,“无触摸安全送餐”服务能解决企业复工用餐难的问题,已经开端在越来越多当地被使用。
此前,大众对餐厅机器人的形象仍是“营销噱头”,疫情加速了餐饮企业对送餐机器人的重视和需求。抖音上某个送餐机器人的视频播放量达到6000多万。
业内人士以为,餐饮行业一直存在招工难、留人难、本钱高的问题,餐厅机器人应该是一个新的选项。跟着技能老练、本钱下降,机器人在迎宾、点菜、炒菜等环节的使用也越来越多,顾客也不再以“噱头”来看待机器人,而是更重视其使用价值。
据了解,海底捞、外婆家、广州酒家等餐饮企业都已开端启用餐厅机器人。不少企业表明,将在疫情之后加大服务机器人使用。“科大讯飞将加速人工智能导医导诊、智能电话机器人等范畴的展开。”刘庆峰说。
业内人士以为,跟着人工智能、5G、大数据等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,我国在服务机器人范畴蕴藏着巨大的商场潜力和展开空间。估计疫情过后将迎来整个工业的提速展开。前瞻工业研究院估计,到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商场规划有望接近40亿美元。
专家们建议,加速研发提高智能语音、图像辨认、算法等技能,促进使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。清华大学大数据体系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总工程师王晨表明,今日真正老练的机器人使用大多体现在代替机械化、重复性劳动方面,还需经过机器学习等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,带动更多场景化的使用。